• 保存到桌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新闻

落差4500米 距离8000里|浙江首个民办教育援藏班开班啦

时间:2020-09-16 15:39:27  作者:小米  来源:中国教育热线  浏览:291  评论:0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0年首期海亮援藏班开班仪式,见证浙江教育援藏这一创新惠民新举措的诞生,来自那曲市色尼区的30名初一新生跨越高度4500米、距离8000里来到了美丽的西施故里诸暨,即将开始3年初中生活,在此,我谨代表浙江省援藏指挥部、色尼区委区政府对在前期筹备工作中辛勤付出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感谢,对来自那曲色尼区的30位优秀同学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祝福!”

  9月15日下午,在海亮教育管理集团旗下天马实验学校举行的海亮教育首期援藏班开班仪式上,浙江省援藏指挥部党委副书记、那曲市色尼区常务副书记潘渭的讲话深情并茂,也宣告了浙江省第一个由民办教育创办援藏班正式落地,那曲市色尼区也由此成为西藏地区第一个到内地开办援藏班的区县,开启了浙江对口援藏工作和海亮教育公益助学的新篇章。色尼区委区政府、诸暨市政府、两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海亮集团、海亮教育管理集团领导出席开班仪式,见证了这个在两地教育发展史上、海亮教育办学征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海亮教育由世界500强企业海亮集团创办于1995年,经过25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从最初的1个学校230多个学生扩展到了如今的40多所中小学、60多所幼儿园、8万多名在校师生,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办教育品牌之一。

  海亮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潘利民向色尼区委区政府领导及送孩子到校的家长们介绍了海亮集团开展公益助学的情况,他说,一直以来,海亮集团始终秉持“既讲企业效益,更求社会功德”的发展理念,以浙江海亮慈善基金会为主要平台,结合国家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精准扶贫战略,陆续开展了“贫困大学生资助”、“雏鹰高飞孤儿培养工程”“贫困少年英才培养工程”“一带一路国际英才培养工程”“星援助计划”等一系列教育公益慈善项目,和色尼区委区政府联合创办海亮教育援藏班,是海亮公益助学之路的延续和创新,必将为海亮慈善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考察对接、两地“云签约”到学生招募测试、再到开班仪式,海亮教育和色尼区只用了短短四个多月时间,就成功实现了海亮教育首期援藏班的成功落地开班,这充分体现了浙江速度、色尼果敢和海亮诚意。

  “援藏班”项目启动后,海亮教育管理集团十分重视,集团高层多次对办好“援藏班”作出指示,天马学校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暑假刚开始,他们就专门组队赴绍兴西藏民族中学参观取经,学习他们“西藏班”先进的办学和管理经验,还专门建立了援藏班专项工作群,成员每天就如何办好天马“援藏班”进行交流、商议、研讨和分享,线下也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逐项落实开班准备工作,做到件件有安排、事事都完善。

  “我们为“援藏班”选配了教学经验丰富、带班成绩出色的优秀师资,努力让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在最短的时间里回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开班以后,我们还将密切关注同学们的身体适应情况,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为每一位同学创造最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天马实验学校校长杨惠丽这样表态。

  当代教育名家,海亮教育管理集团总校长叶翠微在仪式上对孩子们提出了殷切期望,祝愿他们通过三年的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明礼、学会担当、学会创新,真正成长成为一只只展翅高飞的“雪域雄鹰”。

  诸暨市副市长俞越对海亮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再举慈善办学大旗的做法十分赞赏,希望海亮教育进一步发挥办学优势,为援藏班提供最优质的的资源、最周到的服务;希望藏族孩子们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正于品行,努力成为一名德识兼备、学才并茂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乡、告慰父母。

  开班仪式后,孩子们来到他们的教室,发现这里布置得十分温馨。门口挂着的班徽,是卡通形象的藏族姑娘卓玛和荷花女神西施的合影,教室内还设置了不少藏族风情的装饰。“教室和宿舍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希望能让远道而来的孩子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班主任郭浩说。

  第一次走出藏区的男孩尼玛珠加,眨着明亮的大眼睛观察着全新的环境。“学校很漂亮,我很开心可以在这里上学。”家长扎西卓嘎是一名教师,送女儿来求学前,她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诸暨和天马学校,当她目睹眼前的一切时,脸上洋溢起会心的微笑。“孩子能够在这么好的环境下求学,我们感到很幸运,相信三年后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色尼地处西藏北大门,是那曲市的主城区,海拔在4500米以上、区域面积1.6万平方米,人口14.7万,虽然是教育欠发达地区,但当地政府和群众对教育十分重视,如何将浙江优质的教育资源引流到色尼,一直是浙江对口援藏指挥部努力的方向。潘渭坦言,以公办教育机构为主的援藏教育资源有限,促使他们转变思路,将目光瞄准了浙江发达的民办教育领域,经过多方考察和斡旋,他们向海亮教育管理集团抛出了橄榄枝,最终办成了这件功在当代、利及后世的大好事、大实事。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就是最大的民生,教育援藏的“海亮模式”走出了一条新路径,相信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援藏工作提供样本和启示。


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闽ICP备17001828号-4
Powered by OTCMS V1.70 Beta